《創世紀》說,一開始全天下使用的是同樣的語言,也沒有口音的分別。大洪水後,人類往東邊行走,在一個廣大的平原停下腳步,說,我們在這裡建一座城吧,這座城裡要有一座高得入天的塔,我們也永遠不要分開。上帝覺得如此一來人類恐怕無往不利,就使人類開始以不同的口音跟語言說話,人們彼此不能夠理解對方,最終四散各地。這座塔名叫巴別塔,巴別(Babel)在希伯來文是混亂、困惑的意思。
這是聖經裡幾個我非常喜歡,又充滿各種矛盾不解的故事之一。
我必須承認,開始接觸翻譯的前幾年,只專注於文字資訊的轉換,沒有發現不同語言間微妙的差異。我傲慢的時候,就覺得好的翻譯簡直就像普羅米修斯從諸神的世界盜火到人間一樣,可以衝破諸多限制跟隔閡。然而隨著時間愈來愈久,翻譯種類與字數愈來愈多,特別是開始翻譯藝術家的作品介紹與創作理念後,我才真正意識到,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平行或正確的翻譯,而好的翻譯,常常包括了一定的彈性。話語在翻譯過程裡難免多一點少一點,並且那些容易翻譯的內容,通常都不是最重要的事。
翻譯是「換句話說」的工作。